第三十六章 夜宴

紫苏落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14.com,最快更新名门天姿最新章节!

    当日下午,拿了江承紫的书信与生辰贴后,老夫人一行人就启程回了祖宅。

    因王婆子一家被处理,祖宅那边又没有合适人选派来,洛水田庄这边的春耕也暂且停工。整个田庄空荡荡的,只剩了杨王氏、云珠、江承紫兄妹。当然,老夫人临走时,还留了护卫下来,说是最近不太平,这田庄这边也是多事之秋,让这些护卫在这三天里保护他们一家的安全。

    杨恭仁也因此找借口留下来,说:“只是护卫留在这边,他心里不踏实。”

    老夫人大约也是心里不踏实,便允许杨恭仁留下。至于她不踏实的原因是不是与杨恭仁相同,就不得而知。

    暮色黄昏,老夫人一行人已远去。杨恭仁命人送来了大米、小米、粟米、白面等各色粮食以及小块的盐和一些调味料。另外,还命人在附近买了鸡肉、鱼肉,猪肉,还有半只羊,一些时令的蔬菜。

    他命人送来,自己倒没有来这院落与他们一家打照面。毕竟男女有别,他还得避嫌。

    杨王氏看着那些食材,眉目轻蹙,站在廊檐下许久,才对云珠说:“你且是收拾收拾,我亲自来吧。今晚,请大老爷吃饭。”

    云珠应声,杨王氏便转头对江承紫说:“我瞧你虽非一般闺阁女子,但女子到底以后是要嫁人生子,洗手羹汤,缝缝补补之事,虽不必亲力亲为,但还得学一些。”

    “是。”江承紫正瞧着那块泛黄的盐左看右看,在十来天没怎么见过盐味的日子里,这些盐简直就是久旱的甘霖。大唐的制盐业不太发达,盐有时候贵如黄金。许多老百姓基本吃不起盐。她瞧着那块儿盐,想着即将要去的蜀州,似乎有几个点是产盐之地,若是加以现代的制盐技术。那么,这必定又是一项壮举。

    她兀自想这些,杨王氏说什么,她也只是随声应了。杨王氏见她盯着一块盐心不在焉,便叹息一声,说:“即便去了蜀州,你却也莫要灰心丧心,好歹还有杨氏这个身份在,你到底也不会配个乡野匹夫。”

    江承紫这才回过神来,听到自家老娘叹息,便安慰说:“阿娘,你且放心,我的夫婿定然是英武不凡之人。”

    杨王氏垂眸,说:“支援你一生安平,不受人欺侮即可,什么显达富贵,英武不凡,我便也不奢求。这人间,争得再多,又如何?谁能知道谁的明日?”

    “阿娘所言极是。”她不喜欢看到杨王氏的感伤,所以,她笑嘻嘻地说。

    杨王氏伸手抚了抚她肩膀上不知何时飘落的落花,很温柔地说:“好了,去换衣裳,帮阿娘做晚饭。”

    “好叻。”江承紫蹦跶着就去换衣裳。

    等她换好衣裳出来,杨王氏也已换上朴素简单的裤裙,袖子挽得高高的,露了粉白的手臂,正与云珠再洗刷羊肉。她说是让江承紫来帮忙,事实上就是让江承紫来观摩学习,每做一道菜的步骤,以及一些独门秘方的细节都告诉她,偶尔让她帮着拿个器具。

    “九姑娘,你且要好好学,若是将来入了世家名门,亦或者钟鸣鼎食之家,得有能一人操办祭祀宴席之能。”云珠说,而后又很得意地补充说,“不是云珠吹牛,杨氏祖宅那些夫人,可没人能比得上咱家夫人能干。”

    “云珠,干活,莫说那有的没的。”杨王氏斥责,云珠只好悄悄对江承紫吐了吐舌头,继续去和面做蒸饼。

    江承紫就在一旁打打下手,亲自目睹唐朝简单宴席的诞生。

    鸡肉用去年储藏的干香叶浸泡洗一刻钟,热水洗去血水,清水洗干净,放到土陶罐里加上一小撮小米用小火慢炖着。至于鱼,一条鱼用刚抽嫩芽的藿香叶熬汤,藿香叶的香味并不浓,但恰好压住鱼腥味,又有一种甜香在汤里;另外的几条鱼都被杨王氏用笨重的、卷了口的菜刀片成极薄的薄片,每一片鱼肉都晶莹脆薄,然后,她将生鱼肉片排列成层层叠叠的花朵形状,装在缺了一个小口的白瓷盘内。瓷盘的边缘铺上切得整齐的翠绿细葱,瓷盘旁边是一小碟芥末酱汁。

    煮了鱼汤,切了生鱼片,然后猪肉炖了白菜,肥腻的汁液,江承紫竟然不觉得反胃,反而觉得无上美味。大约这就是久不见荤腥,觉得猪油美的感觉。

    至于羊肉,据说这是每个有点身份的家庭宴席时,必得的重头戏。一般来说是一只,但这院里也没几个人,所以杨恭仁送来的是半只。在唐朝,对于羊的做法基本上就是架上火烤,熟了就用刀割下,送到客人盘子里,案几上会有简单的调味品。

    总之,杨王氏忙碌了许久,一直到了深夜,各种菜肴、蒸饼、饭食做好,才命了杨清让提灯笼去请杨恭仁前来吃饭。

    杨恭仁也不推辞,杨清让只去片刻,他便来了。换了一袭浅灰色宽袍,头发束得一丝不苟。他站在厅堂里时,瞧着那摆在桌上的饭菜许久,眼神定定的,思绪似乎已飘远。

    杨王氏洗手羹汤后,进房间梳妆一番,换了曳地泥金罗裙,披帔在身,盛装而出,对杨恭仁盈盈一拜,喊了几声“请大老爷上坐”,杨恭仁才算回过神来,很是慌张地在上位落座。

    开始吃饭时,杨恭仁喝了那鱼汤一口,又瞧着生鱼片,叹息一声说:“这味道,还是许多年前,在太原尝过。”

    “这鱼汤却是我王家家传。”杨王氏说得云淡风轻。

    杨恭仁倒是不说话,只是埋头吃饭。因“食不言寝不语”的训诫,杨清让与江承紫作为晚辈自然不能插话,于是只认真品尝饭菜。两个小家伙都是正长身体时,一年难得能吃到点油水,这会儿更是无暇于别的事。

    待一餐饭吃完,杨王氏又邀请杨恭仁前往偏厅吃茶。茶叶是杨王氏的珍藏,平素里放在她衣柜下的陶罐里,密封得严严实实,绝对舍不得拿出一丁半点来喝。听云珠说,这茶叶是杨王氏的陪嫁,十几年了。

    江承紫一听这年份儿就不敢用茶,何况唐朝并非泡茶,而是煮好茶,放上油盐酱醋,调配好之后,一人舀上一小碗,跟喝芝麻糊似的喝下去。江承紫前世里喝茶就是个嘴刁的,劣等的,杀青、烘焙做得不太好的,她都喝不下。

    所以,她只说自己吃得饱,便只在一旁坐着看他们吃茶。心里在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有自己的茶园,自己训练人亲自处理茶叶,在大唐喝上真正的茶。

    她端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兀自思索。那边厢,自家老娘已打开话匣子,说她虽是闺阁女子,但也知道此去蜀州,路途遥远,且道路不平。这拖家带口一家子,女眷妇道人家,加上孩子父亲又痴傻,若是没个人照应,怕这路上有什么闪失。

    “你且放心,老夫人命了周氏夫妇跟随你们前去。周氏夫妇本就是六弟院里的管事,里里外外的事,最为妥帖。”杨恭仁回答。

    杨王氏略略低头,说:“我夫君自小就由周氏照看,她到底是妥帖之人。但周氏夫妇年岁大了,这一路劳顿,若是遇见个什么歹人,怕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这事,方才商议也没想到这一层。回头我便派人将此事报告老夫人,让她命了杨氏护卫护送你们前往蜀州。”杨恭仁慢吞吞地吃了一口茶,才给出这个建议。

    江承紫这会儿也不琢磨茶的事,心中只对这杨王氏更加佩服。她没想到杨王氏也预见有人可能对他们动杀心,这番亲自洗手羹汤,做了太原王氏特有滋味的宴席,却是为了寻一个庇护。

    “大伯父,最近淑妃省亲,祖宅那边必定忙得不可开交,老夫人年岁已高,又要操持大事。相比而言,我们这等小事,就没必要麻烦老夫人,大伯父为我们做主就是了啊。”江承紫脆生生地说,说完后,还眨着大眼睛瞧着他。

    杨恭仁到底多年走南闯北,眼前女童所言,以及方才杨王氏所求,他又怎么能觉察不到呢?但老夫人是自己的亲娘,又如何能违背呢?

    江承紫看他不语,对他的心里也是猜测拿捏一番,认为他定然是在斟酌此事,便决心给他加猛料。所以,她又说:“作为杨氏子孙,我们得以杨氏前途命运为重。如今正是杨氏艰难之时,杨氏上下更应团结一心。大伯父,你是一家之主,独具慧眼,能再度让杨氏走向辉煌之后辈到底是谁,你必定心如明镜。”

    杨恭仁听她这一番话,分明是说她和杨清让是能让杨氏再度辉煌的后辈,希望他这个家主务必用心护得他们一家安平到达晋原县。

    “不知天高地厚,威胁家主。”杨恭仁十分不悦,径直指出这一句。

    江承紫垂眸轻笑,轻声反问:“难道大伯父,不想看看我与大兄能为杨氏带来怎样的变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