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14.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崔立自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后那些不善的目光,但是再不善又能怎么样儿?
过了今儿个,老爷我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员了,跟你们这些蛮夷可再不是一样的外藩了!
到时候你们这些个渣渣纵然心中再怎么不满,难道还能把老爷我给怎么着?
就算是你们敢想,可你们敢行动么?看看爪哇的下场如何?去岁之时,爪哇的使节可是跟尔等一样站在这金殿上的……
且不管崔立的内心是如何的给自己加戏,大明朝堂上的六部大佬和内阁大佬们可是精神一振。
平灭掉爪哇固然是灭国之功,可是那是人家五军都督府占了大头,文官系统里面撑死了户部有点儿功劳,剩下的几部可捞不到什么好处。
但是琉球和朝鲜内附这事儿,跟五军都督府的关系可就不怎么大了——主要还是教化之功!
不动一刀一枪,不费一兵一卒而远来降之,这不是教化之功是什么?
尤其是礼部尚书孟绍虞,低下的脸上已经乐的看不到眼睛了。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则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仿佛万事都不曾萦挂一心一般,只是淡淡的开口道:“讲。”
崔立再次向着崇祯皇帝拜了一拜,然后把朝鲜国主绫阳君李倧交待的内附要求向着崇祯皇帝讲了一遍。
崔立讲完之后,殿上其他国节使节的脸色已经是铁青一片——难怪这孙子刚才那般做态,原来还有这么一手!
而经过了琉球内附的事儿之后,这些使节们心里也都清楚,依着龙椅上那位皇帝的性子,接受的可能性很大!
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拒绝的可能性!
不出于众多使节预料的是,崇祯皇帝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之后,就将目光投向了温体仁:“温爱卿和内阁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还不等温体仁出来赞成,来宗道就先跳了出来反对道:“启奏陛下,朝鲜来投,一如其昭敬大王之故事,乃建奴为祸过甚之故,若允之,未免有趁人之危之嫌也?”
张惟贤也出班道:“启奏陛下,朝鲜为我大明之藩,我大明自当佑其平安,不若待击退建奴之后再行议之?”
户部尚书郭允厚则冷冷一笑,出班反驳道:“英国公之言大谬!自天启年间始,至今为止,我大明天灾几何?国库空虚,如何支持远征辽东?”
崇祯皇帝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下面的争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只是静静的听着下面的大臣们吵成一团。
就连朝鲜的使节崔立也是如同崇祯皇帝一样,对于大臣们的争吵丝毫不放在心上,好像现在跳出来的大臣们根本就不是反对朝鲜内附一般。
毕竟是大朝会,这种事儿是要写进史书的,皇帝的起居注里面也会写上一笔,更有各国使节在此,不好好的演一场戏,岂不是让崇祯皇帝背黑锅?
让崇祯皇帝背黑锅,那不就是陷君王于不义?
其心可诛!
直到大臣们又吵了半天之后,温体仁才轻轻的咳了一嗓子,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孟子·尽心》有云,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朝鲜本份属我大明太祖高皇帝饮定不征之国,又沐名教教化,素有海东小中华之称。
臣以为朝鲜上下真心内附,如若拒绝,则伤其心,不如允之?”
崇祯皇帝则是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淡淡的道:“着内阁与户部、礼部共议之。”
然后朝鲜内附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内阁和户部、礼部各种扯皮,扯完了之后再上奏章给崇祯皇帝,由崇祯皇帝决断。
崔立心里也清楚,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基本上已经是稳如狗了,剩下的不过是些走流程扯皮的事儿了,区别只在于时间长短而已。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自己会不会做人了——比如多多登门拜访几位朝堂上的大佬,好好的哭诉一番,顺便再表达一番自己的心意?
等到这些流程完事儿,剩下的就是朝鲜国君李倧亲自进京,进献户籍民册,山河地图了。
也就是所谓的献土来归。
然后就是崇祯皇帝这边对于李倧如何如何封赏,自己这些原本的朝鲜大臣们又该怎样怎样。
对于久在中原的崔立来说,李倧即位之后最英明神武的决定就是内附了。
庙号世宗的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搞出来的那是什么破玩意?不是棍棍就是圈圈的,那玩意是人写的文字?发音更是扯蛋中的扯蛋,直接扯的蛋都疼!
怎比中华文字优美!怎比中华语言优雅?
人干事儿?
等到崔立从地上起来回到了众多藩国使节的队伍之中后,崇祯皇帝就开口道:“众位爱卿还有何事?”
不出意外的,大家都没有什么事儿——有事儿也不是在大朝会上面说的,私底下六部和内阁直接就能找崇祯皇帝商量着把事儿办了。
至于大朝会,研究的都是些大问题,比如像怼死黄台吉这种小事儿,是用不着放在大朝会上面来说的。
回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则是跟张惟贤和温体仁等朝堂重臣再一起研究起了怼死黄台吉的事儿——毕竟都崇祯九年了,再不怼死黄台吉,难道还要留到崇祯十年?
只不过,崇祯皇帝明显不只是怼死黄台吉那么点儿小事儿,毕竟还有毛文龙那边也要考虑考虑:“如今东江府情势如何?”
张惟贤拱手道:“启奏陛下,东海舰队目前向东江镇所送兵员约摸五万余,至于火铳、火炮及弹药,亦足够其三月之所需。”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继续运,兵员差不多了就继续运弹药,要足够其半年之所需。
告诉毛文龙,弹药不用节省,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将士们拿命去填,要是出了岔子,朕要他好看!”
旁边的郭允厚则是直接打了一个哆嗦——弹药是要花钱的!花银子的!国库穷的要死!
然而崇祯皇帝显然并不怎么在乎这一点。
习惯了后世的大炮洗地步兵收尸那一套的崇祯皇帝表示现在老子没有啥太高科技的装备,要不然分分钟把大明卫所变成专业的收尸队!
至于花钱,那才能花几个钱?性价比啊亲!
死一个士卒得花多少的抚恤银子?家人要给多少的优待政策?一发炮弹才多少钱?
当然,克扣抚恤银子,取消优待政策也不是不行,毕竟军户制度这玩意能保证兵源。
可是质量呢?谁愿意真个卖命送死?
自己一死倒是无所谓,家人可就跟着倒了霉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士卒不愿意拼死血战的原因。
而解决了这些士卒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知道自己死了能进忠烈祠享受血食,家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这带来的改变可就很明显了。
最起码在这些改变之后,卫所士卒怼谁都没怂过——不管是怼黄台吉还是怼林丹汗,或者是怼奢安叛兵,慷慨赴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从这方面来讲,崇祯皇帝其实不希望大明有什么英雄人物的出现——英雄人物的出现其实往往是伴随着牺牲,而且是怼人没有绝对的胜算下才会出现英雄人物。
比如后世的81192。
商量完了辽东的事儿,崇祯皇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许显纯:“爪哇那边如何了?”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爪哇王梅加瓦欲降,被郑提督拒绝,眼下正在向着爪哇王宫推进。
目前爪哇的战事已经很少,李吖子等人带领着手下正在大肆抓捕爪哇人,南海舰队主要也是转运这些个俘虏。”
工部尚书薛凤翔开始哭惨:“启奏陛下,臣执掌工部,也是需要人手,否则天下河道桥梁等工程,眼看着就要无人可用了?”
洪承畴则是嘿嘿一笑,反驳道:“薛尚书何出此言?事有轻重缓急,修缮河道桥梁固然重要,可是铁路一事,事关大明天下之大计,缓不得。”
说完之后,洪承畴干脆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爪哇的俘虏,微臣全要了,否则现在这些建奴死的太快,根本就不够用。
至于薛尚书之所需,不如等平定建奴之后,再将建奴划给薛尚子?
毕竟那些建奴大部分都能听得懂人话,不似爪哇奴一般,尽是些不通人言的猴子!”
看着薛凤翔跟洪承畴又吵了起来,崇祯皇帝的脸色开始一点点儿的变黑——这两个家伙每次见面都要为了谁多分一些劳工的事儿开吵。
如果不是各自还要点儿脸面,同时年经也不小了,这两个混帐东西估计都能干出在金殿上演全武的事儿来。
反正大明朝的文官在朝堂上打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打着打着就变成打群架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眼见着崇祯皇帝的脸色黑了下来,温体仁便重重的咳了一声,开口道:“那些个俘虏的事儿,回头再说,现在吵成这个样子,简直有失体统!”
对于这两个家伙的事儿,温体仁也是心知肚明,甚至于整个几阁和六部都知道工部尚书和铁道部尚书不怎么对付,甚至于还得加上交通部的尚书,三个人互相都看着不顺眼。
没什么别的原因,不是什么政见不同,也不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就是因为苦力不够用这么点事儿。
都想着往自己手里多划拉一些,然后让自己手下那摊子事儿的进度能快点儿。
可是俘虏总共就那么多,总得一批批的往大明运吧?你这次多分了,下次还想多分?
开什么玩笑!
这人的吃相啊,就不能太难看!
然而温体仁的话音刚落下去,许显纯就开口道:“两位尚书大人不用着急,这一批的俘虏足有两万之数,后面还有更多,用不着抢。”
许显纯的话说完,崇祯皇帝也感兴趣了:“爪哇那边能抓到多少?”
温体仁表示我就看看,我不说话,好好的朝堂让皇帝陛下跟这两个尚书搞的跟那些占山为王的强盗窝一样,大明三百年江山估计也就这么一个这样儿的皇帝。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总数约摸有十万余,只是南海舰队毕竟还要向爪哇王宫推进,想要全部转运回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一家一半。工部一万,铁道部同样一万,不许再生事端!”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意味深长的对着薛凤翔道:“洪爱卿也是为了早些修完铁路,工部万不可在这事儿上面卡铁道部的脖子!”
薛凤翔也是连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工部必然不会在这上面拖后腿。”
其实不光是后宫里面勾心斗角,朝堂之上比之后宫也没强哪儿去——之前因为崇祯皇帝强势偏帮了铁道路,大量的苦力都扔给了铁道部那边,工部早就心生不满了。
每次苦力们一来,铁道部大手一挥就会捞走一大部分,然后剩下的歪瓜裂枣的才会分给工部。
心生不满的工部又不能把怒火朝着崇祯皇帝头上去发,自然而然的就只能发现了正主儿身上——铁道部。
你丫不是有着皇帝的宠爱你牛逼么?
行,没问题,可是你丫需要的铁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还是得走爷的工部呢!
所以心中不满的工总也就总是有意无意的卡铁道部的脖子,这事儿洪承畴已经找温体仁告过好几回状了,就连崇祯皇帝也是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
所以才有了今天崇祯皇帝对于工部的敲打——互相找麻烦没问题,但是谁要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耽误了铁路的修建,朕可就要好好的找他说道说道了!
铁路这个东西,现在就已经显现出了它的巨大威力,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的大佬现在正在跑部进京——找洪承畴求情,先把自己那边的铁路给修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鸟用,洪承畴是铁道部的尚书没错,可是最基本的修建线路其实是崇祯皇帝定下来的。
在崇祯皇帝的指定线路还没有修完之前,地方官再怎么跑也没有什么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