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泗水 沂水 洙水(1)

(北魏)郦道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14.com,最快更新水经注最新章节!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

    《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井曰舜井,皆为非矣。墟有漏泽,方一十五里,渌水征渟三丈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左右居民,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状,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自此连冈通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博物志》曰:泗水出陪尾。盖斯阜者矣。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馀。水源南侧有一庙,栝柏成林,时人谓之原泉祠,非所究也。

    泗水西迳其县故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曰:闻守卞者将叛,臣率徒以讨之是也。南有姑蔑城。《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者也。水出二邑之间,西迳郚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经书》,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杜预曰:鲁邑也,卞县南有郚城备邾难也。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

    西南过鲁县北。

    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春秋·庄公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璠、杜预并言:洙水在鲁城北,浚深之,为齐备也。南则泗水。夫子教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从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面泗,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门团>。北门去洙百步馀。后汉初,阙里荆棘自辟,从讲堂至孔里。鲍永为相,因修响祠,以诛鲁贼彭丰等。郭缘生言: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

    韦昭曰: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图》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辞》曰: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即子贡庐墓处也。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馀家,命曰孔里。《孔业》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

    诸孔氏封五十馀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鲁城东南,尼邱山西北,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也。山东一十里有颜母庙。山南数里,孔子父葬处,《礼》所谓防墓崩者也。平地发泉,流迳鲁县故城南。水北东门外,即爰居所止处也。《国语》曰:海鸟曰爰居,止于鲁城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讥焉。故《庄子》曰:海鸟止郊,鲁侯觞之,奏以广乐,具以太牢,三日而死,此养非所养矣。门郭之外,亦戎夷死处。《吕氏春秋》曰:昔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宿于郭门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下惜。子不肖人,不足爱。弟子曰:不肖人,恶能与国士并衣哉?戎夷欢曰: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半夜而死。沂水北对稷门。昔圉人牵有力,能投盖于此门。

    服虔曰:能投千钧之重过门之上也。杜预谓走接屋之桷,反覆门上也。《春秋·僖公二十年?经》书,春,新作南门。《左传》曰:书不时也。杜预曰: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其遗基犹在,地八丈馀矣。

    亦曰雩门。《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公子偃请击宋师,窃从雩门蒙皋比而出者也。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高门一里馀道西,有《道儿君碑》,是鲁相陈君立。昔曾参居此,枭不入郭。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

    有大庭氏之库,《春秋》竖牛之所攻也。故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周武王封姬旦于曲阜,曰鲁。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薛郡,汉高后元年为鲁国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台西百步有大井,广三丈,深十馀丈,以石垒之,石似磬制。《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帅费人攻鲁,公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也。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汉高祖十三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烧《诗》、《书》,经典沦缺。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之,希有见者。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人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物也。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永平中,钟离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䜣治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寝堂床首,有悬瓮。意召孔䜣问:何等瓮也?曰:后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勿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耳。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国修起孔子旧庙,置百石卒吏。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汉、魏以来,庙列七碑,二碑无字。栝柏犹茂。庙之西北二里有颜母庙,庙像犹严,有修栝五株。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馀。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馀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方四十许步。池中有钓台,方十步,池台之基岸悉石也。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者也。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诗》所谓思乐泮水也。沂水又西迳圜丘北丘高四丈馀。沂水又西流,昔韩雉射龙于斯水之上。

    《尸子》曰:韩雉见申羊于鲁,有龙饮于沂。韩雉曰:吾闻之,出见虎,搏之,见龙,射之,今弗射,是不得行吾闻也。遂射之。沂水又西右注泗水也。

    又西过瑕邱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漷水从东来注之。

    瑕邱,鲁邑,《春秋》之负瑕矣。哀公七年季康子伐邾,囚诸负瑕是也。应劭曰:瑕邱在县西南。昔卫大夫公叔文子升于瑕邱,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邱!死则我欲葬焉。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刺其欲害民良田也。瑕邱之名,盖因斯以表称矣。曾子吊诸负夏,郑玄、皇甫谧并言卫地,鲁、卫虽殊,土则一也。漷水出东海合乡县。汉安帝永初七年,封马光子朗为侯国。其水西南流入邾。《春秋·哀公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漷水又迳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在邹山之阳,依严阻以墉固,故邾娄之国,曹姓也。叔梁纥之邑也,孔子生于此。

    后乃县之,因邹山之名以氏县也。王莽之邹亭矣。京相璠曰:《地理志》,峄山在邹县北,绎邑之所依以为名也。山东西二十里,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屋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家入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晋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保此山,胡贼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山北有绝严,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领,名曰书门,《诗》所谓保有凫峄者也。漷水又西南迳蕃县故城南。又西迳薛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夏车正奚仲之国也。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城南山上有奚仲冢。

    《晋太康地记》曰: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百姓谓之神灵也。齐封田文于此,号孟尝君,有惠誉,今郭侧犹有文冢,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漷水又西迳仲虺城北。《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其后当周,爵称侯,后见侵削,霸者所绌为伯,任姓也。应劭曰:邳在薛。徐广《史记音义》曰:楚元王子郢客,以吕后二年,封上邳侯也。有下故此为上矣。《晋书地道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漷水又西至湖陆县,入于泗。故京相璠曰:薛县淳水,首受蕃县,西注山阳湖陆是也。《经》言瑕邱东,误耳。

    又东过平阳县西。

    县即山阳郡之南平阳县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盻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者也。王莽改之曰黾平矣。泗水又南迳故城西,世谓之漆乡。应劭《十三州记》曰:漆乡,邾邑也。杜预曰:平阳东北有漆乡。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里,所未详也。

    又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西北来,流注之。

    泗水南迳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县亦取名焉。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封丞相魏相为侯国。高帝八年,封将军陈锴为橐侯。《地理志》,县故山阳之橐县也。王莽改曰高平。应劭曰:章帝改。按本《志》曰王莽改名,章帝因之矣。所谓洸水者,洙水也,盖洸、洙相入,互受通称矣。

    又南过方舆县东。

    汉哀帝建平四年,县女子田无啬生子。先未生二月,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养之。

    菏水从西来注之。

    菏水,即泲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而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俗谓之黄水口。黄水西北通巨野泽,盖以黄水沿注于菏,故因以名焉。

    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涓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

    《地理志》故湖陵县也,菏水在南,王莽更曰湖陆。应劭曰:《尚书》一名湖陵,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更名湖陆也。泗水又东,迳郗鉴所筑城北,又东,迳湖陵城东南。昔桓温之北入也,范懽擒慕容忠于此。城东有《度尚碑》。

    泗水又左会南梁水。《地理志》曰:水出蕃县。今县之东北,平泽出泉若轮焉,发源成川,西南流分为二水。北水枝出西迳蕃县北,又西迳滕城北。《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薛侯曰: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者也。

    汉高祖封夏侯婴为侯国,号曰滕公。邓展曰:今沛郡公丘也。其水又溉於公丘焉。

    县故城在滕西北,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按《地理志》即滕也。周懿王子错叔绣文公所封也。齐灭之,秦以为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子刘顺为侯国。

    世以此水溉我良田,遂及百秭,故有两沟之名焉。南梁水自枝渠西南,迳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南梁水又屈迳城南,应劭曰:县,古小邾邑也。《地理志》曰:其水西流注于泲。泲在湖陆西而左注泗,泗、泲合流,故《地记》或言泲入泗,泗亦言入泲,互受通称,故有入泲之文。阚骃《十三州志》曰:西至湖陆入泗是也。《经》无南梁之名,而有涓涓之称,疑即是水也。戴延之《西征记》亦言湖陆县之东南有涓涓水,亦无记于南梁,谓是吴王所道之渎也。余按湖陆西南,止有是水。延之盖以《国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于济。以是言之,故谓是水为吴王所掘,非也。余以水路求之,止有泗川耳。盖北达沂西,北迳于商、鲁而接于济,吴所浚广耳。非谓起自东北受沂西南注济也。假之有道,非吴所趣,年载诚<耳少>,人情则近,以今忖古,益知延之之不通情理矣。泗水又南,漷水注之,又迳薛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

    又南,过沛县东。

    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是县也。县盖取泽为名,宋灭属楚,在泗水之滨,于秦为泗水郡治,黄水注之。黄水出小黄县黄乡黄沟。《国语》:吴子会诸侯于黄池者也。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张晏曰: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薛瓒曰:县有黄沟,故县氏焉。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渠水,于《春秋》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卒于曲棘是也。宋华元居于稷里。宣公十五年,楚围宋,晋解扬违楚,致命于此。宋人惧,使华元乘闉,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曰:寡君使元以病告。弊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