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14.com,最快更新宋成祖最新章节!
赵桓的书法别说跟他爹比,就算是和赵构比都差得很远,他一般不会给臣下写字的,可一旦写了,这个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天恩加身,林景贞只觉得战栗惶恐,丝毫不敢高兴。
“官家,臣,臣唯恐受之有愧!”
赵桓微笑,却是无意收回。
“林卿,你能不能说说,这些年福建可有往外迁移的,情形怎么样……也好让朕心里有数。”
林景贞下过功课,自然对答如流。
“回官家的话,向北迁移,或者前往荆湖等地,也就不消多说了……眼下福建子弟多往岭南迁徙求生,还,还有些去了安南。”
“安南?”赵桓沉吟道:“这个朕怎么听听说过?安南的情况如何?这些人还有往来吗?”
“不多了。”林景贞老实道:“安南路途遥远,又不是大宋治下,去了形同海外弃民,背叛祖宗,有些家族声明,凡是这类的忤逆子,都不许返回家园。”
“不妥!”
赵桓立刻摇头,“去了海外,该盼着他们心向朝廷才是,怎么好主动切断关系?”
林景贞满脸为难,“官家,其实也是有下情的。”
“讲,如实讲!”
“是这样的,不少出海谋生的都是亡命之徒……他们或是在海上为非作歹,或是投靠安南,反过来抢掠中原。将他们逐出家族,也是免得被牵连。”
赵桓吸了口气,眉头深锁,坦白讲面对海外的移民,哪怕到了后世,也存在一个难题。说起来是希望能心系故国,造福故乡。可又接受不了离心离德,背后捅刀子。
如何保持海外移民的忠诚,是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
“林卿,去安南和岭南,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多少?”
林景贞想了想,道:“官家,安南到底是远了一些,又不是大宋境内,实际上只有一些亡命徒才回去安南搏一搏,相比之下,去岭南的多是家族迁徙,比如在那里经商种田,站稳了脚跟,就把家人接过去,开枝散叶,光大家族。”
赵桓点头,又问道:“那衣冠南渡,可也是举家迁徙?”
林景贞笑道:“其实不只是家族,有些地方是一个村子,一座坞堡,成千上万人一起迁徙。若是没有这么多人,有哪来的械斗?”
赵桓又沉吟了片刻,他这才问道:“这么说,衣冠南渡,迁居过去的不光是青壮,老弱妇孺,各种手艺人,甚至是乡亲好友,都会一起迁徙了?”
“嗯!”林景贞点头,“或许有人是独自过去的,但只要安顿下来,都会陆续接家人过去的。大多数的世家,都会如此。”
赵桓终于用力点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甚至有点雀跃了。
这个问题差不多解开了。
移民大约有两种,其一,就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亡命南洋,迁居海外……这种以单独的个体为主,且几乎九成九都是男性。
他们到了海外之后,安顿下来,也可能通过努力,过上不错的日子。但是这样的人,多数娶当地妻子,开枝散叶,入乡随俗。
说他和家乡有多少感情吗?
有或许有,但是别忘了,他们是过不下去才出来的,因此在心里潜藏了一份怨愤。
这样的情形,繁衍了几代之后,虽然他们还是汉人,但是对中原王朝又能有多少感情?甚至但朝廷南征的时候,这帮人还会帮着当地的兵马。
更糟糕的是他们干脆怂恿乱七八糟的力量,劫掠抢掠中原,无恶不作,甚至变得比纯粹的外国人还可恶。
相比之下衣冠南渡,又是另外一个故事的。由于是大族迁徙,通常男女老少,都要跟着,乡亲邻里也追随前后。
这样一来,他们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每一个家庭也都是完整的。
男人打拼,女人相夫教子……他们传承了完整的中原文化,接受的也是系统的交易,衣食风俗能够很好维系。
这样的人,从小到大,就认同中原,彻彻底底把自己当成汉人。
试问他们和那些移民后代相比,情况能一样吗?
说来说去,就一个关键,移民必须考虑实际情况,不是你把人送出去就完了,还必须考虑人员组合搭配。
信不信,假如赵桓直接弄了一百万个壮丁,跑去高丽,大概率不是开疆拓土成功,而是形成了一个乱源,这帮青壮会拿起武器,搞不好反过来造大宋的反,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林卿,你们林家能挑头迁居百姓……朕有几个要求……其一,尽量是夫妻一起迁居,一些老人也要跟着出去。如果因为身体不好,实在是迁居不了,也不用担心,朝廷会出钱出力,帮着养活。移民之中,必须要有相当比例的完整家庭。要把宗庙祠堂带过去,要把学堂带过去,要把咱们的忠孝仁义,礼仪教化带过去!”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再造福建,而是再造海外中华!文明的根不能断了,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了。唯有如此,久后的海外之地,才能真正养熟,真正成为中华乐土,不然就算拿下再多的土地,也都是暂时的,士兵能站住不够,农户能站住也不行,唯有文明习俗站稳了,形成了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永远成为中华之地!”
赵桓可没有胡说,汉唐都在河西走廊站稳了脚跟,可那时候毕竟是驻军为主……当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武功不行了,河西也就渐渐失守了。
虽然有归义军试图努力过,也有不少汉人前赴后继,维护这一块浸透了祖先热血的沃土……但是随着最后白发苍苍的老战士死去之后,汉家在这里的痕迹就被抹掉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辽东,两汉,大唐,都在辽东有大批的汉人,建立郡县,甚至广种麦菽,粮食都能自给自足,但是随胡人迁徙,霸占了辽东辽西之地,再经过契丹的二百年统治,辽东还剩下多少汉人呢?
就算有,也和契丹、渤海人无异了。
所以暂时侵占一块土地不难,移民几十万,也不是难事……真正难道是把文化扩展过去,移风易俗,彻彻底底同化。
这不也就是赵桓跟大石讲的那些玩意嘛!
像他那种一户一个金币的玩法,又怎么可能长久占有西域呢?
当然了,耶律大石是没有办法,他们契丹真没有太强大的文化可以传播,他也没有那个力量能够强推。
毕竟这种事情,就算赵桓来做,都相当勉强。
唯有如此,林家的举动才让赵桓如此受用。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朕打算让林家子弟入武学,你也该提一下了,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吧!”
赵桓语气真诚,没有半点试探和敷衍。
宣麻拜相的成就,就在眼前。
林景贞稍微沉吟,竟然跪倒拒绝。
“官家,臣家中买下土地,是为了乡亲父老,此事或许有功朝廷,但是臣却不能因此受赏。更何况臣受了赏赐,也不免有人胡乱揣测,说是臣拿乡亲的性命,换自己的前程。如论如何,臣不能如此。”
“你怕有人说闲话?”赵桓带着责备道。
“臣,臣怕坏了官家大事,也怕坏了再造海外福建的善意。总而言之,请官家体谅。“
赵桓略微沉吟,被拒绝了总归心情不太好,尤其是对方拒绝的还这么理直气壮。甚至透露出一层意思,在南方,朝廷的形象,还真是不那么太好。
“罢了,罢了……朕不干涉就是了,也免得好心办坏事。
林景贞磕头谢恩,转身回去之后,立刻给家中写信。
这一次移民的事情,再也不能小觑了。
九牧林家,完全动了起来。
林景贞的兄长和弟弟,还有家中的子弟,纷纷前往各处农村,跟大家伙讲述道理。
凡是人多地少,生存艰难的,都可以报名,出海的船只,有福建海商出,粮食由大家伙捐助,到了高丽之后,也不会不管大家伙,建房子,圈占土地,耕田种粮,乃至日后的粮食销售,都会有人想办法,帮着解决困难。
“大家别担心,这就是寻常的搬家而已。”
为了证明这一点,九牧林家的三房,八房和九房,一共三支,共二十八口,连同两百多名亲族,也要一起出海,踏上前往高丽的海路。
林景默已经不年轻了,作为这一次林家出海的大家长,他先是率领所有人要出海的族人,去林家祠堂拜祭祖宗。
随后在众人见证之下,分了一炷香,又取了一抔土。
再从林家族长手里接过一份家谱。
“高丽全罗林家新堂口,名曰新福堂……所有出海林家子弟,务必忠心朝廷,仁爱孝亲,兄友弟恭,勤学不辍,耕读不息……三年一次,回乡拜祭,诉说经历,不可辱没祖宗,不可令林氏蒙羞!”
林景默带领着林家子弟,跪在地上,郑重磕头。
“林家子弟林景默,谨遵教诲,旦夕不敢忘却!”
说完,接过族谱……九牧之家,有三房要出海了。
家人分别,背井离乡,暗暗哭泣的人可不少……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告诉大家伙一个惊人的消息,官家来了!
“林卿,朕跟你坐船从天津到了福建,亲身体验了一次,海上虽然苦,却也不是九死一生,朕稍微安心一些。”
林景贞微微红了脸,“官家如天之德,臣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