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叶绥来信

平白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biquge14.com,最快更新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最新章节!

    汪印回到韶州府衙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个惊喜。

    叶绥来信了!

    在看到缇骑递上信来的那一刻,汪印狭长的眼眸便亮了亮,整个人似乎都不一样了。

    平日他神容淡漠,虽然猜不到什么喜怒,但周身总是笼罩着一层若有似无的寒气和杀意。

    现在,这种寒意和杀气完全消融,眉眼间有着温和笑意,就像春天初到那样,竟然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汪印挥手让缇骑退了出去,然后缓缓地拆开了叶绥的书信……

    怎么说呢,他神情十分愉悦,也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

    汪督主过目不忘,以往的密信他只需扫一眼,便完全记得了。

    但是对待叶绥的书信,他却不舍得一下子就看完,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细看起来。

    看罢之后,他目光仍旧仔细看着那些字句,眼神充满了思念和缱绻。

    小姑娘在书信的结尾说道:大人可安好?京兆长隆大街的花灯已经挂上了,我甚是想念大人。

    汪印白皙修长的手指在这一行字上来回摩挲着,唇角微勾,心情有说不出的愉悦。

    小姑娘,我……也甚为想念你。

    他合上了眼,脑中想起了叶绥的样子,想起了在趋云峰上两人牵手赏雪的时光,心中洋溢着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

    下一刻,他的唇角略微下垂,透露出一丝寥寂来了。

    是了,长隆大街的花灯都挂起来了……

    大安朝的元宵节日,最瞩目的盛事便是京兆街头悬挂起来的一盏盏花灯。

    特别是靠近原来京兆府所在的长隆大街一带,花灯以多、精、妙而出名。

    到了元宵节前后,京畿道的百姓都会赶往京兆府,以参加这一盛事,凑这一份难得热闹。

    之前他曾听京兆尹秦昉提过,今年的元宵节灯会将会比往年更热闹,也更好看。

    毕竟,皇上都说了:“盛世繁华,与民同乐。”

    之前在趋云峰的时候,他就和叶绥商量过了,到了元宵节那一日,两人会外出赏花灯。

    他现在还很记得,当小姑娘听到这个提议之后,眼眸是如何璀璨晶亮,整个人似乎都沐浴在欢喜里。

    小姑娘很期待元宵节日去赏花灯……

    可是,没有想到岭南道会出现这么多事情,现在百部之乱尚未解决,一时半会是赶不回京兆了。

    元宵之约,他肯定是不能赴会了,恐怕小姑娘会失望吧?

    不过,就算赶不上元宵之约,他也想早点见到小姑娘,岭南道这里的事情要尽快完成才是!

    他睁开了眼,周身温暖如春的气息便变了,变得如同往日那般冷冽。

    随即,他扬声说道:“唐玉,进来!”

    唐玉一直在门外守候着,听到命令便立刻走了进来,在一旁等候着。

    只听得汪印吩咐道:“传本座的命令,令雁西道的缇骑全力监视石副将军府,尤其是石府中那名姓陶的琴师,将消息情报送至京兆!”

    小姑娘在书信中提到了碧山君的事情,庆伯虽然可以动用一部分缇骑,然而毕竟权力有限,恐事未能完备。

    和叶绥的想法一样,他没有想到,身败名裂的碧山君突然出现在雁西道,还去了石秀的副将军府。

    原以为,经过了与熙平公主私通一事,碧山君已经消失在大安了,最后会泯然不见。

    不想,这个人再度出现了。

    汪印也觉得此事殊不寻常,不管碧山君打算做什么,缇事厂都不能放松警惕,监视是必须的。

    还有石秀那里……

    本座还是直接给缇骑指令,更为方便更为看重,如此,小姑娘才也能放心了。

    唐玉领命,正欲离开,不想却又听到汪印吩咐道:“唤柳元集进来,同时请张大人、关将军前来!”

    小姑娘在书信中说到的,可不仅仅是碧山君一事,也提到了岭南道的百部动乱。

    事实上,最后这一点才是小姑娘这封书信的重点。

    当柳元集听到汪印的话语后,不禁愣了愣,总觉得自己听错了:“督主,您是说,教导百部族人种植和识字?种植尚可,但是识字……这太难了,恐百部百姓也不愿意接受。”

    督主大人说,平定这次百部之乱后,可以让司农寺的官员前来教授百部族人种植技术,种植一些适合在岭南深山密林的粮食或其他。

    这一点,是对百部百姓有实际好处的,而且操作起来也很容易。

    但是……识字,这个就太难太难了。

    且不说百部之中本来就有自己的书写文字,要他们重新认识大安朝文字,会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抵触。

    只说一点,也没有先生熟悉百部和大安文字,也不愿意在这种深山密林里教导。

    但是,不管这事操作起来有多难,他不得不承认一点:督主这个办法,才是真正平定百部动乱的好办法!

    语言和文字是基础,若是百部族人和大安百姓使用同样的文字和语言,如此经过几十年、乃至百年之后,那么就真正与大安领南道的百姓没有什么差别了。

    柳元集既震惊又佩服地看着汪汪印,他自诩那三个政策,已是长远之计了。

    不想,汪督主想的这两点,比他所想的更深刻更长远。

    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无数代大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汪印没有理会他的目光,仍淡淡道:“本座会奏请皇上,请皇上准许这个建议,将来,百部族人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酌情选拔来自百部的官员。”

    读书识字是基础,出仕为官则是肯定。

    在汪印看来,百部和的岭南道百姓真的没有什么差别,皇上想必也知道这一点,国朝也会承认这一点。

    柳元集再一次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汪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百部的子弟出仕为官……大概,也只有汪督主这样的人胆敢这样想了!

    可是,听起来这两个计划真的很好!

    他哪里知道,这两个计划,并不独为汪印所创,还有督主夫人叶绥的功劳。